借錢買地的兩難

大約一年前,內地的大地產商爭相到本港售賣債券、優先股以及借貸。他們借的錢從數億至十多億美元不等,年期多為六、七年,年息率在十餘厘上下。這是在政府調控樓市、內地銀行嚴控借貸的背景下,上市房企預留銀根的理性動作。雖然他們的借貸成本要比其香港同行高一倍以上,但計及內地地產發展利潤率相對較高,也就不以為意了。

事隔未及一年,新的消息傳來,內地的中小開發商也都「急需資金補血,以繼續發力樓市。但因銀行方面嚴格控制放貸,他們只能尋求高息民間借貸的支援,最高百分之五十的年化利率,讓借貸更像是一場中、小開發商與中國房地產市場間的賭局」。

總結這一年多的內地大、中、小發展商的相似動作,資金成本雖有十多厘至五十厘年率的不同,但「儲銀以待」的目標是一致的。如何理解此一共同動作呢?借用內地一位資深地產商的話:「如果在這個時候因為資金問題而退出市場,今後將永遠會被拒之門外。」

這話正好點出一地發展商的兩難:在市場銀根奇緊的關鍵時刻,不高息借錢買地會給取消發展商的資格,但是,一旦高息借錢買地,倘若樓房發展後樓價下跌致資不抵債而破產,一樣會給取消開發商資格。

香港六十年來的地產發展史正好是這兩難局面的例證:上世紀五十年代本港有數千發展商,以後每六、七年有一熊市,每次約淘汰八、九成的地產商。這數以千計死亡地產商死症只有一個:他們都是資不抵債而破產。經過接近十次的淘汰賽,香港的實力發展商只剩下十多家,他們存活下來的秘訣也只有一條:這些公司均有極低的負債比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