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鐵借貸利息高

票價昂貴,是老百姓對高鐵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。以滬寧高鐵為例,時間雖然比動車快二十分鐘,但是票價卻高了近六成。另外,高鐵車站位置偏遠,特別是上海虹橋站在外環線外,老百姓到達高鐵站的時間比乘坐高鐵時間還要長,這如何有吸引力?

中國高鐵建設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高起點、高票價,走貴族路線。無論是車站建設,還是列車設置,都極其先進,即便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,但相應的票價就非常昂貴。以武廣高鐵為例,其一等車票價為七百八十元,二等車票價四百九十元。相形之下,廣州最低工資標準才一千一百元,普通民眾當然無力面對如此高的鐵路票價。

其實,武漢到廣州最多的乘客是民工,每年春運期間往往一票難求,但高鐵動輒六、七百元的票價,相當於他們大半個月的薪水,對於收入微薄的民工而言,為乘高鐵付出如此高的代價,不啻是心頭剜肉。

高鐵運營已陸續出現巨大虧損,以京津高鐵為例,其設計年運量約三千萬人次,營業額接近十八點四億元。但是從二○○八年八月到二○○九年九月底,其旅客運量不足兩千萬人次,僅為設計能力的七成左右,營業額只有十一億元出頭,難以抵補每年六億多元的銀行借貸利息、每年大約五億多元的折舊費以及日常設備維護費、高鐵電費等變動借貸成本。

算下來,京津高鐵年度虧損金額在七億元左右。一條高鐵如此,全國高鐵的虧損又有多少呢?這恐怕是一個無底洞。

興建高速鐵路,本來是為了緩解鐵路運力嚴重不足,以及民眾出行難的問題,其立足點是民生。出於這種考慮,自然要讓老百姓都能乘搭得起,但由於鐵路系統的寡頭壟斷,一切向錢看,高鐵變成天價路,不但不是惠民工程,反而淪為殘民工具,這顯然出乎決策者的預計。

這兩年為了刺激經濟,國家投下的四萬億元中,有七千億元投給了高鐵建設項目,這些錢都是民脂民膏,寅吃卯糧預支未來錢進行高鐵建設,但高鐵愈建愈多,虧損愈來愈嚴重,這個無底洞由誰來填,借貸債務又由誰來還呢?